English

开放德育的思考

1999-11-10 来源:光明日报 海南琼台师范学校 吴坤鸿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明显暴露出来,德育的实际效果难于令人满意。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社会大环境、尤其是经济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因为商品经济强调竞争意识,讲究“等价交换”的功利性原则,其影响必然导致道德的混乱。因而认为必须把学校和商业社会分别开来,让学生远离市场经济的浪潮,以避免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这种把市场经济与德育加以区分的二元分析方法,既不合逻辑,实际上也行不通。学校德育若无视经济环境的变化,关起门来泛谈德育,必然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而丧失其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强德育的开放性,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不断丰富,特别是人们生存领域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学校德育只有面向生活,不断吸收新内容,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的德育功能,共同育人,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我们认为,一个人的品质只有在个体主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都充分暴露和发展之后,才有可能在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基础上真正形成。开放性的德育,就是让学生不断面临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接触新事物、探索新事物,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锻炼成才。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如果我们还是局限在校园一隅,固守传统的德育方式,就难于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蚀。因此,既要让学生在历史这面镜子和前人的得失成败中鉴往知今,也要让他们了解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广播电视网络、电讯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中高速传递的文本、声音、图形、电影、电视等多种媒体信息,既为学生的需要提供了多样性选择,又为开放德育的实施准备了条件。因此,努力克服目前学校德育中的划一性、封闭性,拓宽思路,充实内容,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是时代发展向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

首先,要研究学校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学校的德育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具有层次性和稳定性的德育目标体系。

其次,要拓宽德育内涵,充实德育内容,逐步形成纵横衔接、具有整体性、连贯性的德育内容体系。既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又要吸取当代科学进步成果,既要放眼世界,又要从身边着手,努力使德育内容由远而近、由抽象变具体、由书本延伸到生活,使德育更加贴近我们的社会生活。

第三,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和学生家长、校友代表参与学校德育工作,促成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校周围的名胜古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国家建设成就,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利用现代视听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总之,面对当前信息量猛增、竞争激烈、多元价值并存的现实,当代学生思想解放,道德取向呈多元化,划地为牢的传统德育体制和模式越来越不能与之相适应。只有从德育目标、内容到德育方法途径都增强开放性,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变化、个性充分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